區位及規劃范圍 溆浦縣城控規項目規劃范圍覆蓋整個溆浦縣中心城區,總面積為29.11平方公里。其中,城鎮建設用地面積為20平方公里。
過渡時期的特殊背景
本項目于2018年10月啟動,在規劃編制期間經歷了部門機構調整和國土空間規劃改革。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18號文,對國土空間規劃的科學性、總規與詳細規劃間的協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這過渡時期的控規編制,一方面要積極調整思路總結以往中小城市控規編制方法存在的問題,另一方面要創新性地探索新的規劃編制方法以面向未來規劃的要求。因此,如何實現總規到詳規的傳導、如何打破控規特別是容積率確定的主觀性,是本規劃編制工作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,但同時,該控規項目的規劃范圍與縣城總體規劃一致,實現了對中心城區的全覆蓋,為探索中小城市控規編制新方法創造了條件和機遇。
規劃定位
職能定位 落實現行總規及空間戰略規劃,落實其大湘西東部門戶以及生態旅游和商貿物流中心的職能。
品質定位 發掘生態環境價值,打造優美的宜居型城區。
文化定位 挖掘楚文化底蘊及溆水時代精神,建設楚韻新城。
“研·續”規劃構思
“研·續”規劃構思——用研究的思路保障科學性與實用性;用續寫的思路延續小城的歷史與特色。
以面向國土空間規劃為目標,以探索總規與控規的傳導、定量化容積率的確定方法、城市設計為技術創新思路,從傳導性與可控性、科學性、特色與個性、使用可操作性四個方面進行規劃設計。
.png)
用地布局方案
功能結構 控規基本延續總規的結構框架,進一步拉伸,重點加強三大縣區級中心,打造多中心結構,緩解老城壓力,最終規劃形成“一帶五軸、七區多點”的功能結構。
一帶 沿溆水風光帶
五軸 三縱兩橫共五條主要軸線,包括:南北向核心綠軸、屈遠大道發展軸、義陵大道發展軸、南環路發展軸、工業大道+北環路發展軸。
七區 工業園區、城北新區、城北老城區、長樂坊文化休閑區、文體行政核心區、城南新區、生態環境控制區。
多點 縣級的生態核心、商業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公共服務中心及其他片區中心。
規劃城區內用地布局結合功能分區,考慮現狀開發情況及與周邊區域關聯發展的特點,總體上形成功能明確、分區相對獨立分區內部又功能混合的科學合理的用地布局。
用地布局 規劃縣城范圍總用地2911.4公頃,包括城市建設用地、水域、農林用地和其他非建設用地。其中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為1991.27公頃,包括居住用地、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、商業服務業用地、工業用地、道路交通用地、倉儲物流用地、綠地和公用設施用地等八大類。
.jpg)
設計特點
提升總規與控規傳導性與可控性
基于《溆浦縣城市總體規劃(2017年修改)》的目標定位及核心理念,對總規進行全面的評估。對總規中強制性內容及可落實的內容進行細化與完善,對需要調整的內容進行可行性論證。
應當遵循三點原則
● 保障總規強制性內容綠地總量不減少。
● 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態質量,功能不降低。
●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。
容積率定量研究,強化控規強制性指標的科學性
技術路線——采用多源數據和定量分析技術,構建符合中小城市的理想模型與修正方法路線。
.png)
理想模型構建——基于總規及調整落實后的內容,對城市整體強度進行判定。其影響因素的選取為具有全域性和普遍性效應要素,包括:土地區位因素、服務設施因素、空間環境質量相關的因素。
.png)
修正模型構建——以理想模型為基地,通過疊加分析,將基準地價、現狀拆遷成本、交通承載力、基礎設施、城市設計、空置率等因子進行修正。
.png)
總體城市設計因形就勢,重繪山水特色;因地制宜,續寫小城文脈
對整個縣城進行整體城市設計,根據風貌的不同形式,根據管控區域的等級,對地塊原有建筑的保留,拆建,同時考慮容積率劃定的不同進行不同的城市設計方法。
.jpg)
.png)
總體城市設計總平面與鳥瞰效果圖
圍繞民生日常,完善生活圈,打造高質量宜居小城
根據中央最新的新型城鎮化政策,建設以人為核心的城市,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,打造“五分鐘-十分鐘-十五分鐘”的社區生活圈。
在容積率定量研究和城市設計的基礎上,從規劃的實用性和小城日常功能的實用性兩個方面,確??匾幍目捎?、實用、管用。首先,在從居民日常需求出發,重點提升醫、學、住、職、憩設施和用地的合理布局,提升居民生活圈質量,進而提高城市整體的空間效率。在城市15分鐘生活圈、10分鐘生活圈、5分鐘生活圈三級體系的基礎上,以分級布設需求差異化的公共服務設施,滿足不同人群的服務需求,同時考慮適宜的服務距離,以提升小城功能上的完善與高效。其次,以控規的強制性指標和圖則,分管控單元進行道路交通規劃與豎向設計、公共服務設施、綠地景觀、市政設施規劃、環境保護、城市綜合防災規劃,保障規劃意圖的最終落實。
.png)
.png)
項目檔案
項目名稱丨溆浦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
建設地點丨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
建設規模丨溆浦城區20平方公里全覆蓋
項目榮譽丨教育部2021年度優秀勘察設計獎二等獎 / 湖南省2021年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三等獎
項目團隊
許乙青、張鵬、冉靜、李汶良、周愷、金瑞、池峰、盧澤金、謝靜、米菁